金光明經加油站(二十四)

無常隨時會來,為什麼不要急求果報呢?如果說不用求果報,是否修行就不會很積極?這兩者中間到底要如何拿捏?日常老和尚以他真實的經驗,教導我們。
 
日常老和尚開示《金光明最勝王經》摘要 (二十五)
 
以前我的老師告诉我:「你不要急著求果報,應該注意你有沒有在種正因?」當時候我想,佛不是告訴我們「火燒頭燃尚可暫置,無常盛火應速除滅」,連火燒到頭上都可以不去理他,要非常精進、把握時間修行,為什麼老師說「你不要急著求果報」呢?
 
我現在懂了,不是叫我們不求這個果,只是我們忘掉一件事情——你要得到果,真正該忙的是忙什麼?應該是如何種感果的正因。如果說你在這個正因上面,能夠很正確的把握住的話,那個果不求自得,反過來你一天到晚看見那個果好,一直去忙他的話,對不起,這個果離你永遠這麼遙遠。
 
如果我們淨化了罪障、積聚了資糧,事情就會看的比較清楚;安立高遠的目標以後,不會糊塗到不認識因果,那時候會曉得這麼高的目標,雖然要走是非常辛苦,但是它的好處是非常殊勝;反過來,如果你不走的話,這禍害是非常的嚴重,它自然會有強烈的力量推動你,這推動你的力量,絕對不亞於像剛才這種猴急的樣子。可是以前那種急躁只有壞事,現在你用對這力量以後,它能夠助長你的善根、淨除你的罪障,所以雖然不急著要這個果,可是有著強烈的力量推動你,你自然而然會在因地當中一步一步努力。

【金光明經感應記(二十四)】

【江中魚兒化黃雀】
 
隋朝開皇年間,堪稱一代盛世,在隋文帝的勤儉治國之下,當時社會民生富庶、人民安居樂業,而天台宗的智者大師即出現在這個時代。
 
過去,大師曾居住在台州的修禪寺,見到天台山下的漁民,因為捕魚不幸遭遇水難,大師知道此事之後,悲憫他們受苦,也很憐惜溪湖中的魚群,於是大師在江上開講《金光明最勝王經》中的〈長者子流水品〉。
 
〈長者子流水品〉中,記載著佛陀過去世曾為一位長者子「流水」,有一天見到池中的水漸趨乾涸,枯竭的池中魚兒紛紛張嘴求援,狀極悲苦,此時森林的野獸飛鳥更是貪婪地紛紛來到池邊搶食,魚群正受著無邊的痛苦與喪命的威脅,長者子於心不忍,便想立刻解救他們,一方面積極尋找問題,溯源才知,有一群人為了捕捉池中之魚,已將上游的水阻截,使水無法流向水澤,他們好在無水的池中坐收魚獲。於是他想盡各種辦法解決,甚至向國王請求二十隻大象運水以補充池水,終於救護數千條魚,讓牠們免受缺水與瀕死之苦。
 
不僅如此,見到魚兒們飢餓不堪,長者子更用餅食一一餵養牠們,當牠們得到飽足歡喜時,長者子在內心深深發願:「我今天給予這些魚群所需、所食,希望未來亦能施予眾生無上法食!」  
 
他過去曾經聽聞一位比丘讀誦大乘經典,經上說:「若有眾生臨命終時,得聞寶髻如來名號,即生天上。」於是他毫不猶疑地走入池中為魚群們說法、稱頌佛名,不久魚群們由於聞佛名、聽法,都順利往生到三十三天。
 
後來,天人們憶念起長者子宿世的救護之恩,特別回到人間,在長者沉睡的一晚,屋外出現一片光明,祥雲聚集,數千萬天人在天籟聲中為長者子奉上珍寶、瓔珞、美妙繽紛天花朵朵,表達由衷的感謝。當時的國王見到這樣希有瑞相,不禁大感驚訝,而長者子不慌不忙的稟告國王:「這是魚群們回來報恩了。」眾人聞之,莫不歡喜讚歎長者子的菩薩行。   
    
而經文中的情景也同樣發生在天台山下的溪邊。
 
智者大師召集弟子們及附近的居民孔玄達等人,籌措各種資具衣服等資財,設法買下捕魚養魚的池子,除了孜孜不倦地奔走努力,大師更在溪邊,結合十二因緣宣講〈長者子流水品〉。佛陀慈悲之風乘著大師法音,傳遞到每位聽者心中,在場的居民無不被佛陀救謢眾生的心意、大師慈悲護生的行誼感動,當下發願要學佛陀的慈悲為懷,第一步驟就是要「斷除殺業」,於是紛紛響應,捨出自己的魚池,並改做為放生池。
 
陸陸續續,當地共有63個捕魚用的池沼都被轉做放生池,最後這些放生池的總面積合計起來,竟達300多里路,因此大師也被尊為在「中國佛教歷史上第一位成就如此大型放生區域的高僧。」
 
種因必得果,有一天,在修禪寺的法堂前,彩雲滿天,環繞在寺院上方,不知從哪兒竟飛來無數的黃雀,牠們歡喜聚集在天空高聲歌唱,喜雀傳音悅耳動聽,撼動人心!直到黃昏才見牠們依依不捨的離去,大眾皆感詫異,而大師望向天空幽幽地說:「那些江魚化成黃雀來向我謝恩了!」
 
補充:
智者大師是天台開宗祖師,名智顗,生於梁武帝大同4年。15歲時,正值梁朝頹敗之際,他深切感受邦國不靖、家園離亂的痛苦,志求出世,而於長沙佛像前發大願:「誓作沙門,荷負正法」,以續佛慧命為己任。18歲時,依止法緒和尚出家。
 
開皇11年(西元591年),他應晉王楊廣(後來的隋煬帝)禮請,到揚州為彼授菩薩戒。晉王對讚歎說:「大師傳佛法燈,宜稱智者!」此後,人們便以「智者大師」尊稱之。